2022年,全球白銀需求顯著提升,尤其是來自銀飾、銀器方面的需求快速抬頭,并在近期成為國際時尚業的關注重點。從珠寶、時裝大牌到各路時尚博主,乃至消費者,紛紛開始思考:銀飾會成為新的時尚主流并引領下一個階段的珠寶風潮嗎?
一、需求快速上升,白銀供應現赤字
據英國金屬聚焦公司統計,2022年全球白銀總需求同比增長16%至1210百萬盎司,而供應量則同比增長3%至1017百萬盎司,產生近200百萬盎司的供應缺口,這也是自2015年以來全球白銀供應首次出現赤字。
從不同用途來看,除攝影用銀小幅下降1%,其它主要用銀領域均出現顯著增長,銀飾銀器則成為推動整個白銀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2022年,銀飾需求量同比增長29%至235百萬盎司,銀器需求量同比增長72%至73百萬盎司,二者合計占據全球白銀總需求量的25.5%,而上一年該數據僅為21.5%。
二、白銀的吸引力:價格還是顏色?
相較于黃金,銀飾憑借其價格優勢更易獲得消費者的偏愛。不論在人均收入較低的發展中國家,還是在時尚產業發達的歐美市場,銀飾都有廣泛的支持者。從今年數據來看,黃金價格約為白銀的80-100倍,意味著同樣的預算下,選擇銀飾可以在款式數量或單件體積方面給消費者更強的“滿足感”。
另一方面,在黃金持續流行數年后,銀色似乎隨著時尚周期的輪轉,再次俘獲人們的眼球。近期ThreadsStyling高級珠寶和手表總監在《紐約時報》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人們對貴金屬的藝術潛力越來越感興趣,尤其對于年輕客戶而言,銀是一種更前衛、更現代的珠寶選擇,不僅在于顏色,也在于其更豐富、更具想象力的佩戴方式。今年夏天,國際知名品牌Boucheron和Buccellati在巴黎向公眾重點展示了他們最新的銀飾作品。種種跡象都表明,不論是在價值消費領域,還是在高端的時尚消費領域,銀飾都在重新崛起。
三、中國銀飾產業的未來
我國作為珠寶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在銀飾的產銷兩端均位列世界前五,但相較于其它珠寶品類而言,白銀在過去七八年中處于逐漸邊緣化的狀態,市場關注度持續下滑。從近年的產業觀察來看,我們認為中國的銀飾市場即將走出谷底、迎來新的增長。
。ㄒ唬┚薮笫袌鋈萘看诰
對標歐美發達國家市場而言,我國銀飾市場份額處于相對低位,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根據Pandora年報相關數據推算,在歐美等西方國家銀飾的市場份額普遍在10%以上;而據中寶協基金調研,2021年我國銀飾終端市場規模約為70億元,僅占整體珠寶市場的1%左右。不論是從人均消費還是品類整體占據份額來看,我國目前的銀飾市場規模都有著較大的增長空間。
。ǘ┊a業鏈成熟,終端渠道優勢明顯
盡管國內銀飾市場規模遠低于黃金、鉆石品類,但在產業鏈結構完善程度、頭部企業的規模效應及標準化等方面,銀飾產業均較翡翠玉石、珍珠等非標準化品類有著顯著的優勢;零售渠道布局方面,由商超連鎖、市場商鋪以及專業門店等不同業態構建的終端銷售網絡覆蓋全國各線級城市市場,也為構建線上線下珠寶消費閉環體驗、推動市場規模進一步增長奠定了基礎。
。ㄈ┣雷兏锎呱聶C遇
因疫情影響,珠寶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歷程被大大加速,直播電商模式已成為近年珠寶產業新的增長點。具體來看,相較黃金鉆石而言,由于客單價及趣味性等原因,銀飾、珍珠、翡翠玉石等品類在直播電商渠道有著更好的表現。黃金珠寶綜合品牌為了更好地通過直播平臺實現品牌宣傳、積攢私域流量等目標,紛紛選擇銀飾作為線上渠道的主打產品,也進一步擴大了銀飾的曝光率和客戶群體。
。ㄋ模┠贻p消費者崛起帶動多元化需求
過去很長時間里,中國的銀飾尤其是傳統足銀飾品,主要目標客群是較為注重材質價值的中低收入群體。隨著國人的消費能力增強、頭部品牌進行渠道下沉推動黃金珠寶在低線級市場提高滲透率,金飾以更高的保值率、更便利的變現或換購服務、日益提升的工藝和設計、更強的品牌影響力等優勢,快速取代了銀飾在這類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導致銀飾市場份額逐漸走低。隨著對材質價值關注度相對較低、更重視日常搭配美觀及表現個性的年輕一代消費者崛起,近年來以925銀為主的時尚類銀飾冒頭。
基于新的審美風尚,一些原創設計師品牌通過線上平臺的曝光實現了快速成長,而銀飾則是這類品牌產品線的重要一環。這類銀飾產品既體現出高于合金飾品的品質感,又有著相較金飾更加出挑的想象力,同時價格也更符合年輕群體的消費能力,從而獲得了消費者的支持。根據中寶協基金調研,2021年中國925銀飾市場規模已超過傳統足銀飾品,并仍在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