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在重慶市南岸區舉辦的2022中國智博會第五屆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高峰論壇上傳出消息稱,重慶將打造工業互聯網“升級版”,區域一體化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重慶市智能制造供需對接公共服務平臺等一大批平臺、基地正式上線。
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是引領行業智造示范標桿。論壇上,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藍慶華為重慶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渝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海爾制冷電器有限公司、旭碩科技(重慶)有限公司、重慶華峰聚酰胺有限公司、重慶富普新材料有限公司、重慶平偉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登康口腔護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益海嘉里(重慶)糧油有限公司、太極集團重慶涪陵制藥廠有限公司等10家“2022年重慶市智能制造標桿企業”進行了授牌。
此次授牌的標桿工廠涵蓋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材料等多個領域,在智能化生產、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應用方面均走在行業前列。
此次標桿工廠的授牌將有利于通過標桿示范帶動應用發展,進一步助力全市制造業智能化升級步伐,提升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截至2022年,我市共有40家企業授牌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全力為產業轉型升級賦能加力。
同時,區域一體化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重慶市智能制造供需對接公共服務平臺重磅發布。區域一體化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著眼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充分匯聚川、陜、渝三地工業互聯網服務資源,打造集檢測認證、人才培訓、供需對接、評估診斷等于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重慶市智能制造供需對接公共服務平臺,則重點面向重慶市制造企業、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服務商,通過集成智能化改造需求發布、服務商自動匹配、對接需求獲取、供需項目信息維護等功能,構建全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臺。
兩大平臺的發布,將進一步推動區域合作走深走實,助力重慶打造智能制造“升級版”,支撐成渝地區打造成為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高地。
此外,作為論壇的重磅成果,論壇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數字化賦能基地(重慶)揭牌。據了解,該基地是在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的共同指導下,由重慶市南岸區、重慶經開區依托中國信通院西部分院專業優勢共建而成。
基地位于廣陽灣智創生態城迎龍創新港,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重點聚焦“三個六”功能體系(六大服務平臺、六大服務中心、六大功能支撐)內容,致力建成重慶乃至西部地區首個專題面向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示范基地,構建川渝地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
下一步,基地將發揮在數字化應用展示、產品測試驗證、人才培訓實訓、產業引導帶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為成渝地區企業提供創新賦能、交流合作、技術推廣服務,加快促進成渝地區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以數字化改革賦能制造“千行百業”。